Zhejiang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Import & Export of Machinery & Electronic Products (ZJCCME)
以浙江的穩和進勇挑大梁
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8月1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包括浙江在內的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分析經濟形勢,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提出了要求。李克強總理說,6個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5%,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8月18日,浙江迅速行動,省長王浩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自覺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扛起“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錨定省委、省政府明確的下半年目標任務,持續推進經濟穩進提質,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勢要起而不可落。上半年,多重壓力之下中國經濟實現了2.5%的寶貴增長,但距離今年經濟增長5.5%的預期目標仍有差距,下半年任務無疑是艱巨的。所以說當前正處于經濟回穩最吃勁的節點,急需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浙江也不例外,我省經濟整體延續恢復態勢,但恢復過程中仍有波動、不平衡,基礎還不穩固。當此關頭,在充分預估形勢的前提下,精準高效地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浙江的穩和進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扛起政治責任,顯得尤為重要。
“挑大梁”須拿出經濟大省的精氣神。過去7個月,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全省上下拿出了敢拼勇闖的勁頭,堅定信念、迎難而上,展現了昂揚的浙江精神。政府積極助企紓困,突出穩進提質、除險保安、塑造變革;黨員干部勇于擔當作為,不斷提升把握多目標動態平衡的能力;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積極開拓市場,重塑競爭新優勢。各方面積極投入,各項大戰大考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經濟恢復態勢明顯,創新驅動步伐加快,結構調整扎實推進,社會平安穩定,攻堅成效明顯,成績來之不易。
穩住經濟大省的經濟發展,就穩住了近半的經濟大盤。浙江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實施優結構、擴投資“1+9”行動,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實現有效投資增長6%左右。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以“萬畝千億”、開發區(園區)等重點產業平臺為支撐,圍繞“415”產業集群和網絡通信、智能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標志性產業鏈,統籌招大引強和激活內資,實現制造業投資增長10%,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以上。
浙江人有多拼,全國網友共同見證——寧波包機送外貿人員出國拓市場,首趟印度外商來華商務包機落地杭州,創造了兩個“全國首次”。義烏經營戶被隔離前,不忘隨身帶上馬上“要交的貨”,“閑不住”的老板娘被網友稱為“義烏人最后的倔強”。浙江人深知,干在實處須要干在難處。困難形勢下自強不息的精氣神,就是浙江勇挑大梁的底氣。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經濟發展經受住超預期挑戰和沖擊,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數據顯示,上半年浙江GDP總量36222億元,居全國第四;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7月份,浙江經濟繼續穩進提質,經濟復蘇基礎進一步鞏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80億元,同比增長3.6%;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我省要全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確保GDP實現全年6%的增長目標,下半年還有一場場硬仗要打。
繼續擴大投資優化結構“挑大梁”,搶抓政策“窗口期”,穩住投資基本盤,以“項目為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理念,不遺余力推進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強化政策供給力“挑大梁”,持續全面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千方百計推動重點產業企穩回升,把穩工業和調結構結合起來。注重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挑大梁”,突出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改革走深走實。盤活內需、激活消費市場“挑大梁”,繼續想方設法釋放消費潛力,著力提振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推動服務業恢復發展。保持亮眼外貿成績“挑大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提升區域疫情防控能力和防控效率“挑大梁”,“打一仗、進一步”,確保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浙江作為經濟大省,發揮“頂梁柱”的作用,全省上下都要有充分準備,時時提醒自己增強穩經濟挑大梁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千斤重擔一肩挑,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豐球克瑞參與泵行業首個《工業碳中和節能設備評價技術規范 泵》團體標準起草
2022年8月15日,由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綠色制造專業委員會牽頭組織起草的“《工業碳中和節能設備評價技術規范 泵》團體標準審查會”,通過線上線下會議結合的形式在安徽合肥成功召開。浙江豐球克瑞泵業有限公司作為《工業碳中和節能設備評價技術規范 泵》團標的主要起草單位派員參會。
本標準從節能減碳的目標出發,對工業碳中和節能泵的基本要求、能源屬性、產品屬性、碳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碳排放,增強產品競爭力,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此項標準規定了碳中和節能泵的術語和定義、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要求與方式以及評價程序等內容,適用于回轉動力泵的碳中和節能設備評價和認證工作。
隨著國內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持續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路徑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泵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隨著工業泵使用的日益廣泛,推動節能低碳工業泵的應用已成為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天通股份再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在2022年7月11日下午召開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2021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等一系列獎項揭曉,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小型化高性能鐵氧體制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這是天通公司磁性材料第八次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磁性材料應用廣泛,是浙江省重點產業之一,產量約占全國的2/3,技術水平國內領先。隨著航空航天、艦船、新能源、無線充電、5G通訊和第三代半導體配套元件等領域的迅速發展,裝備、設備的設計逐漸向小型化、高性能方向發展,對小型化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更加迫切。該項目聚焦小型化、高效率高端裝備和設備發展對磁性材料的需求,通過對小型化高性能軟磁鐵氧體制造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的研究,實現了相關產品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
小型化高性能鐵氧體制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為國產裝備和設備小型化、薄型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奠定了基礎,改變了我國高端軟磁鐵氧體材料的性能和制造工藝落后的局面,推動了我國小型化高性能軟磁鐵氧體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船交付一船入塢 揚帆集團一天實現兩大節點
近日,伴隨著鳴笛聲響起,揚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新加坡船東改裝升級的一艘18500DWT化學品船緩緩駛離揚帆下屬子公司大神州船廠碼頭,順利開航。
該船船長164.34米,型寬23米,型深12.8米,設計吃水9.55米。該船于2020年進廠改裝升級,當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給整個改裝升級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集團上下相關部門群策群力與船東方保持積極有效的溝通、緊密配合,完成了設備檢查、維護、保養和安裝,軸系、舵系安裝,全船船體、輪機、電氣舾裝工作,全船涂裝,全船所有機電設備、系統的調試和系泊試驗等各項工作,成功完成海上航行試驗,并于6月30日順利交付該船,獲得了船東的高度認可。
突破24%—東磁太陽能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近日,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權威測試,橫店東磁M6、M10高效P型PERC電池轉換效率成功突破24.01%——達到目前主流量產設備、物料和工藝下PERC電池轉換效率的行業最高水平。
此次量產效率突破24%的高效電池,是目前行業內最主流、最具競爭力的大尺寸P型PERC單晶雙面電池。太陽能技術團隊成功將“正/背面電極最優化設計”“漿料匹配接觸傳輸”“絨面陷光結構”“擴散摻雜和膜層鈍化”等一系列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進行深度匹配和工藝改良后,全面高效地導入5G未來工廠的數字化生產線,實現了大規模量產電池的各項I-V參數全面提升,以及轉換效率的不斷攀升。
“大尺寸PERC電池依然有一定的提效潛力,我們將在材料、工藝等多方面進行技術研發和優化升級,進一步接近PERC電池24.5%的理論極限轉換效率,以領先技術帶動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碧柲芗夹g團隊負責人表示。
在不斷提升P型PERC電池量產轉換效率,鞏固其技術市場優勢的同時,東磁太陽能也在積極進行P-IBC、N-Topcon等下一代電池技術的產品研發和量產布局規劃。
物產中大營收穩步增長 高端制造卓有建樹
8月22日,物產中大發布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89.13億元,同比增長6.08%;利潤總額39.98億元,同比增長0.95%;歸母凈利潤20.15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17.28億元。
物產中大業務主要分三個板塊,分別是供應鏈集成服務、金融服務和高端制造。近年來,物產中大對下屬業務板塊進行多方位布局,各業務板塊多點開花,尤其在高端制造板塊卓有建樹。
高端制造板塊是物產中大“一體兩翼”的重要“一翼”,目前已形成熱電聯產、水務環保、醫藥、醫療健康、電纜電線、不銹鋼、電機鐵芯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格局。2022年上半年,高端制造板塊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2.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03%,累計實現利潤總額5.28億元。
其中,浙江省特別重大項目——德清線纜智能制造基地已完成項目一期建設并全面投產,二、三標段的設備基礎施工也已基本完成,預計年內可形成產能,同時項目被列入浙江省“未來工廠”建設試點名單。上半年,電纜業務為物產中大創收39.14億元,同比增長43.53%。同時,公司加大對線纜制造板塊的研發支出,報告期研發投入3.19億元,同比增長37.95%。受益于近三年我國電力電纜產量保持增長態勢,以及新基建、國家智能電網建設的推進,電線電纜產業正在不斷優化升級,行業呈持續穩定增長態勢發展。
此外,物產中大實施“鳳凰計劃”,完成了對金輪股份控制權的收購,成為其控股股東。5月18日,物產中大發布收購《補充協議》公告,作價7.51億元收購金輪股份22.00%股份。物產中大表示,此次收購有助于發揮雙方互補效應,壯大發展公司不銹鋼產業板塊。
溫州樂清制造助力中國速度“飛馳”
溫州S2線首列市域動車組列車日前在樂清下塘段停車場順利接入軌道。作為地道的“溫州車”,S2線市域動車組車輛內裝基本采用的是溫州或浙江本地企業產品,這其中就有樂清企業的身影。作為車上電氣系統產品合作方,樂清企業蘭普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溫州時代蘭普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參與了項目的技術攻關、產品制造及車輛調試等工作。
S2線是國內首條使用鎳氫電池的動車,這款產品則出自溫州時代蘭普電氣設備有限公司?!霸诖舜蜸2線市域動車組列車項目中,我們根據客戶需求,突破各項技術難關,主導參與了內外照明燈具、電氣控制柜、司控臺、車下箱、LCU邏輯控制單元、智能檢修機器人等七類產品的研發生產?!碧m普電器技術部負責人介紹。
臺州將打造千億級國際再生金屬交易中心
8月13日,臺州再生金屬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路橋召開,推動臺州市再生金屬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千億級國際再生金屬交易中心。
臺州,是全國再生金屬進口的主要城市之一,也是全國重要的再生金屬集散地。
伴隨著“雙碳”工作的深入推進,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綠色增長、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臺州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是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和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目前共有再生金屬企業37家。臺州的再生金屬企業有完善的國內外資源回收網絡,和下游制造業之間已形成緊密的耦合發展關系,并且臺州港口岸
線資源豐富,便于為再生金屬原料及相關產品提供經濟便捷的國內外運輸服務。
路橋的金屬再生產業,承擔著臺州及周邊地區泵與電機等產業近半數的原材料供給。該區擁有多個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業務輻射江蘇、廣東、福建等十多個省份,2021年交易額約100億元。當前,路橋區以建設臺州國際再生金屬交易中心為牽引,全方位整合金屬再生產業優勢,多渠道探討合作發展模式,力爭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打造千億級的再生金屬產業集群。
會議提出,依托臺州再生金屬產業傳統優勢,積極統籌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線上線下兩個市場,加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優化升級,圍繞金融體系、物流體系、標準檢測體系、國內回收體系、碳交易體系打造國際再生金屬交易中心,積極引進和培育優勢骨干企業,全面釋放路橋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產能,促進再生金屬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力打造再生金屬產業“千億交易平臺、千億產業集群”,為構建臺州大開放格局,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之都提供資源保障和競爭優勢。
會議提出,到2025年,臺州國際再生金屬交易中心交易額達到千億元;到2027年,路橋再生金屬產業集群達到千億規模,成為國際有影響力、國內最重要的再生金屬產業基地。
3年沖刺千億目標,杭州欲打造長三角集成電路核心城市
為全面推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正式印發,目標直指打造長三角集成電路核心城市。
《實施意見》提出,打造“一核一廊多點”空間格局?!耙缓恕?即濱江創新核,“一廊”即城西科創大走廊,“多點”即以錢塘區、蕭山區、富陽區、桐廬縣、余杭區為重點,打造國家級特色工藝半導體制造基地。與此同時,要會同寧波、紹興及嘉興,協同打造環杭州灣集成電路核心產業集聚區。
到2025年,杭州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實現800億元、沖刺1000億元,年均增長20%;培育營收百億元企業1-2家、50億元企業3家以上、10億元企業10家以上;在設計制造、化合物半導體、半導體核心材料、關鍵設備及零部件等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紹興:“傳統”攜手“新興”共赴突圍之路
日前,紹興市積極響應浙江省“十鏈百場萬企”系列對接活動,舉辦了集成電路產業鏈對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之配件生產技術合作對接、浙江生命健康大會暨第三屆中國(紹興)生命健康產業峰會、紹興市智能紡織裝備產業鏈專場等近10場主題活動,吸引了包括66家龍頭企業、44家專精特新企業在內的近600家企業參與,共計對接訂單68.07億元,對接融資額度超200億元。
紡織及紡織裝備是紹興的傳統優勢產業。7月29日在新昌舉辦紹興市智能紡織裝備產業鏈專場采用線下活動與線上同步直播的形式,積極推動智能紡織裝備產業鏈整零、產銷、產融等對接合作,進一步暢循環、穩鏈條、強主體、增信心。對接會上,紹興發布了當地首臺(套)產品發展概況和紡織裝備領域歷年各檔首臺(套)產品;重點推介了2019年以來認定、仍在支持推廣期,可享受政策支持的17個產品和首臺(套)產品主要扶持政策;并發布了《智能紡機重點產品供需手冊》,持續推動開展整零、產銷等互動對接。
生命生物醫藥是紹興市重點培育發展的4大新興產業之一,自2020年列入全省第二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以來,產業發展邁入快車道。此次生命健康產業峰會,正式啟動了浙江生命健康“科創促共富”行動,發布《浙江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和《浙江生命健康大會紹興宣言》,并舉行了10個生命健康領域地方重點項目的現場簽約,總投資達170億元,涵蓋創新藥物、再生醫學、腫瘤消融、醫療器械、健康食品等生物健康創新領域。與會專家之一、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顧臻表示,紹興生物醫藥產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鑒于其豐裕的民間資本以及政府強有力的扶持,可以預見未來將取得更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如何面對疫情影響持續產生的不確定性,頂住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推進工業穩進提質?紹興一方面全速推進以染缸、醬缸、酒缸“三缸”為代表的傳統產業轉型,重塑這些特色優勢產業;一方面加快集成電路、現代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以藥片、芯片、布片“三片”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壯大,打造更具競爭力產業鏈群——對此,數據最有說服力:今年1月-7月,紹興全市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高于全省平均4.2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二。
保持逐步回升趨勢 機械工業運行顯韌性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95萬億元,同比增長5.44%,實現利潤總額7354.41億元,同比下降5.8%。預計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穩步回升,全年工業增加值、營收同比增速達5.5%,實現利潤總水平與上年持平,進出口貿易總體保持穩定。
有效應對下行壓力
進入二季度,在諸多超預期因素影響下,原本開局良好的機械工業下行壓力陡然增加。4、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大幅下滑,運行偏離正常軌道。
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機械工業運行持續穩定恢復,在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由負轉正,顯現其增長潛力和發展韌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雖仍低于全國工業和制造業2.7個和2.1個百分點,但結束了4、5兩個月連續下降的局面。從單月增速看,4月份機械工業增加值出現兩位數下降,5月份降幅收窄至不足3%,6月份快速回升至增長8.2%,已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增速,呈現“V”字形反彈,有力應對下行壓力。
從機械工業細分行業看,主要涉及的5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上半年增加值增速三增兩降,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和儀器儀表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1%、9.7%和4.1%,通用設備和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分別下降2.7%和1.9%。
從主要產品來看,在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20種主要產品中,上半年累計產量下降的有79種,占比65.8%;產量增長的有41種,占比34.2%。6月份產量增長的品種已接近半數。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41%?! ∑?、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產品出口表現尤為突出。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優勢凸顯,全行業出口金額達198.9億美元,同比增長32.3%。其中,1月份和6月份均刷新月度最高出口額紀錄,6月份接近40億美元。
在出口額增長的帶動下,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實現貿易順差1768.8億美元,同比增長34.4%。貿易順差的增長對機械工業穩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創新轉型步伐加快
在近日舉辦的第25屆青島國際機床展覽會上,國內外逾千家參展商帶來了各自先進的制造技術與裝備,為當下新興智能制造等領域提供切削加工、金屬成形、數字化工廠、柔性生產線等行業加工及應用解決方案。
機床展上呈現出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正是機械行業未來的主流趨勢。今年以來,一批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憑借自主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取得新一輪趕超的動力源泉和內核驅動,不斷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程裝備投放市場,比如中聯重科專為風電吊裝設計的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柳工自主研發的第二代純電動裝載機已用于快速通道工程穩定施工,三款無人駕駛工程機械產品亮相……
關鍵技術層面的自主創新、自立自強,更是奠定了機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能力。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表示,國機集團努力培育現代產業鏈“鏈長”,一次次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機械行業裝備供給能力持續提升,還推動著綠色發展轉型取得顯著成果。例如,三一集團推出全系列電動港口設備,助力我國港口產業實現綠色生態智慧轉型。
機械企業積極創新轉型,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連創佳績。上半年,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和利潤總額占機械工業總額比重分別為79.3%和76.64%,同比分別增長3.38%和2.67%。新能源汽車上半年產銷均超過260萬輛,同比增長1.2倍。
利好因素陸續釋放
與二季度多方壓力明顯增加不同,進入三季度,機械工業相對樂觀不少。
被稱為行業“晴雨表”的挖掘機,7月份銷量增速在時隔14個月后首度轉正。其中,與基建、房地產和采礦業相關的中大挖市場復蘇相對緩慢,小挖恢復較好。
7月份汽車產銷也實現增長。盡管面臨傳統市場淡季,但在購置稅減半政策和地方促進消費政策持續驅動下,加之車企和經銷商加大促銷力度,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延續快速增長勢頭。
展望下半年,利好機械工業運行的因素在陸續釋放。穩增長相關政策措施效用進一步顯現,各地區、各部門出臺諸多穩定經濟運行、擴大內需、促進消費、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措施。同時,“十四五”各類規劃中明確的重大項目工程已相繼開工,為機械工業穩增長提供強有力支撐。
行業信心正在恢復。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對于下半年營收和利潤的預期高于上半年。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機械工業相關企業105.4萬余家,其中今年1至7月份新增注冊企業21萬家,月平均增速達41%。
此外,汽車行業回穩向好,將對機械工業平穩運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據分析,8月份汽車市場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隨著9月份汽車市場傳統黃金消費季的到來,乘用車產銷將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以及汽車出口也將會維持良好表現。
專家提醒,下一步需要密切關注三大壓力。一是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依然錯綜復雜,面臨多重風險。二是國內市場總需求收縮、消費和投資增長勢頭較弱,對機械工業實現穩定增長帶來很大挑戰。三是國際商貿物流不暢、全球供應鏈局勢仍然趨緊等因素使機械工業對外貿易環境趨于嚴峻。
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下半年中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逐步回升,全年有望實現利潤總水平與上年持平。下一步要加快推動穩增長政策落實落細,瞄準產業鏈的卡點、斷點問題固鏈穩鏈,幫助企業紓困解難。